端午节后,受ICE价格下跌拖累,郑棉期货跳空低开,6月15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96%,此后两天郑棉颓势不止,截止6月17日收盘,郑棉期货收报15640元/吨,较节前收盘价下跌2.46%。稍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议中,美联储维持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此外美联还维持每个月1200亿美元购债步伐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提高对今明两年的通胀预期,并暗示2023年前将加息两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通胀可能会比预期的更高、更持久。周三美元汇率大幅上涨,创下七周来的高点,因为美联储官员表示可能在2023年首次进行疫情后的升息。美元上涨对美元定价的农产品构成利空压力,但从棉花供需结构来看,市场上仍然不断有利多消息传来。
4月9日-6月17日郑棉主力合约走势图 天气影响加剧 中美棉花减少预期增强
当前美国西部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天气。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6月8日,美国西部有28.11%的地区为极度干旱,26.77%的地区甚至属于极端干旱,受影响人口超过5838万。愈发炎热的气候正在威胁当地水资源的供应,部分州已经开始实施限水措施。美国西部地区是棉花的重要产地之一,包括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该区域是美国高等级棉花的生产基地,约占美国总产量的22%,大部分供出口。专业人士指出,当前正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现蕾期地上部分生长加快,需水量逐渐增加,干旱对该种植期作物并不友好。 美国西部旱灾地区示意图 订单承接不力 纱线坯布库存开始累积 六月以来棉花现货行情一直处于升温明显趋势。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2020/21年度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向好,企业订单好于预期,消费量调增30万吨至840万吨,进口上调20万吨至260万吨,期末库存降至760万吨。但是,从下游需求端来看,5月份棉纺织企业棉花工业库存却在小幅上升。截至 5 月底纺织企业在库棉花工业库存量为 86.24 万吨,较上月底增加 0.61 万吨。纺织企业可支配棉花库存量为 128.45 万吨,较上月增加 5.1 万吨。 消费需求复苏是核心驱动 棉价长期仍然看多 当前形势下,消费需求的驱动依然是郑棉的核心驱动力。全球纺织品迎来供需错配。一方面印度等东南亚纺织大国商品供应能力受挫,另一方面欧美主流服装消费国需求复苏。从美国服装批发商库存数据来看,“去库”仍在进行时,且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数据在3、4月份则出现大幅增长,可见其国内需求旺盛。未来的补库周期将迎来更大规模的棉纺服装订单下达,而优先受益的,可能是中国、土耳其等疫情防控得力的国家。核心驱动最终落脚点在于看涨,但短期利空影响继续存在。为抑制输入型通胀,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在国储库存进一步下降后,进口棉、进口纱作为弥补国内棉花供应缺口的重要补充,汇率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国内供需矛盾减弱,进而在短期抑制国内棉花上涨空间。 来源:中国纱线网整理自期货日报、金融界等、中国纱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