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郑棉冲高回落 新棉预售不畅

  • 分类:快讯
  • 编辑:
  • 来源:中国纱线网
  • 日期:2021-08-24 09:48
郑棉冲高回落 新棉预售不畅 安徽100万纱锭纺织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一、市场行情

图片1.png 

 

1、国内棉花冲高回落

上周周初国内棉花市场仍沉浸在新棉开秤预期较高氛围之中,周三后,海外金融市场全线大跌,多数商品遭到资金抛售,导致郑棉期货冲高回落。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8497,较8月13日上涨594元/吨,涨幅3.32%;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7805元/吨,较8月13日下跌40元/吨,降幅0.22%。

 

2、国际棉花小幅下跌

上周初,美国产棉区强降雨引发供应担忧,资金继续推动国际棉价上涨;周三以后,美国零售等数据大幅下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重挫,国际棉价应声下跌。8月20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105.41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6787元/吨,较8月13日下跌40元/吨,降幅0.24%。

 

3、涤纶短纤价格继续下跌

江浙涤纶短纤厂家报价持续下调,商谈优惠出货,1.4D主流报价7000-7300元/吨。福建涤纶短纤厂家报价维持稳定,实单商谈出货,1.4D报价7200元/吨短途送到,实单商谈或在6900-7000元/吨。山东、河北涤纶短纤商谈出货,交投气氛清淡,商家低价惜售,1.4D半光商谈价格6950-7100元/吨。8月20日涤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6930元/吨,较8月13日下跌120元/吨,降幅1.70%。

 

4、粘胶短纤价格微跌

粘胶短纤行情基本平稳,厂商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签单氛围遇冷。下游采购不积极,目前处僵持状态。部分厂商认为,原料价格上涨对粘胶短纤有所支撑,棉花强势会再次刺激下游采购心理,“金九银十”可期。另外部分厂商认为,7月采购情绪已提前释放,后续乏力。现货市场,报价略有松动,中端货报价12900-13200元/吨,高端货报价13200-13600元/吨,成交可商谈,优惠幅度300-700元/吨不等。8月20日粘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12800元/吨,较8月13日下跌50元/吨,降幅0.39%。

 

5、国内纱线价格涨跌互现

上周,皮棉价格冲高回落,带动棉纱快速上涨后略显走弱,多数棉纺厂棉纱库存维持低位,部分纱线贸易商继续囤货,涤纶纱及人棉纱报价高位回调。其中纯棉32S报价27560元/吨,上涨130元/吨;涤纶32S报价12150元/吨,下跌170元/吨;人棉30S报价17950元/吨,下跌100元/吨。因疫情影响,海运货物运输持续紧张,支撑进口纱价格继续上涨。目前常规外纱价格低于国产纱535元/吨;上游棉花、棉纱上涨后,下游坯布接单比较困难,棉布价格并未跟随上涨,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6、第8周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17250元/吨

8月16日-8月20日储备棉轮出第七周,合计上市储备棉资源4.67万吨,总成交4.67万吨,成交率100%。平均成交价格17879元/吨,较前一周上涨415元/吨,折3128价格19117元/吨,较前一周上涨413元/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及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央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计算公式,第八周(8月23日-27日)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为17250元/吨(折标准级3128B),较上一周上涨469元/吨。

 

图片2.png 

图源:中国棉花网

 

7、棉纺市场展望

上周郑棉冲高回落,价格下跌后纺企采购明显增加。棉纱市场交投整体偏弱,市场报价上调后市场成交偏弱,下游织厂订单未有好转迹象,受限电和新增订单较少影响,织厂开机下滑。

 

美联储的鹰派言论引发市场“恐缩”情绪,叠加投资者对国内经济恢复速度放缓的担忧等因素影响下,周内大宗商品价格大面积飘绿,棉花期价大幅回调。临近传统旺季,纺企积极备货,纺企棉花库存达近5年偏高水平,对需求端持乐观态度。棉纱价格上调后交投偏弱,纺企棉纱库存偏低仍对纱价有一定的支撑。

 

二、行业运行情况

 

1、纱价冲新高 安徽多家纺企棉纱零库存

近日,据对安徽省境内多家棉纺织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棉纺厂购销延续四月份以来的良好势头,棉纱价格不断攀升,棉纱走货较好,多数棉纺厂棉纱库存均处在零库存或低库存。

 

另一方面,因国内需求回暖以及国外疫情影响。海外订单回流国内,皮棉上涨带动棉纱上涨,近两个半月内涨幅度超过2000元/吨。目前,普梳40支纯棉纱销售价格在28500-29000元/吨,达到近期高点。棉纱报价逐步上涨,纯棉纱销售也颇为理想。当前,企业纯棉纱库存普遍低位,多数厂已保持较长时间零库存。据了解,皮棉、棉纱价格双双大涨且销售顺畅、利润颇丰(利润1000-2000元/吨)已是多年未见的喜人景象,棉纺厂非常珍惜这难得机遇,纷纷提高产能,争取多产多销多赚钱。

 

2、江苏盐城:原料价格大涨 企业积极组织经营订单

近期,受郑棉持续上涨影响,各地皮棉报价跟涨。棉花、棉纱价格走高的原因,行业各界分析各有不同。面对飞涨的棉价,长线经营主体与短线生产加工主体当前的考虑不尽相同,更多以加工贸易订单为主的中小纺企认为,棉花价格上扬并不是因资源短缺导致,纺织品、服装、家纺等以纺棉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消费市场才是决定上游产品原料市场行情的决定因素。因此,当前,内地纺企在应对市场向好形势时,重点是积极组织与原料上涨相适合的订单,而不是一味地加大原料库存。

 

利好信息是,当前棉花、棉纱、棉布行情处于亦步亦趋的态势,这对企业积极满负荷组织生产带来信心。据悉,沿海已有部分企业分赴新疆及一些产棉省区,组织新棉资源,同时加大接单力度,绝大多数纺企订单已排满三季度,但因受原料期、现货上涨而大量出资突击组织原料压库的企业还为数不多。

 

3、棉纱被动上涨 纺企开始担忧

6月下旬以来,郑棉开启一轮趋势性行情,主力CF2201合约盘面价格从15740元/吨大涨至18505元/吨,上行2765点,涨幅达到17.57%,同期ICE棉花期货主力12月合约从84.10美分/磅反弹至96.71美分/磅,涨幅也达到15%。在棉花期现大幅上涨的带动下,棉纱出厂价、各轻纺市场棉纱报价被动跟涨。棉花、棉纱大幅上涨,成本压力难以有效向下游传递,部分中小棉纺厂棉纱累库,运转资金受到影响。

 

目前纺企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点:首先,2021年欧美等品牌商、采购商圣诞节、复活节订单较往年提前2-4个月下达,因此纺服订单出现透支现象,四季度产销或出现“旺季难旺”的情况。

 

其次,8月份以前接下的中长线订单成本大幅上涨,利润面临被棉花价格大涨吞噬的窘境,履约亏损,不履约也要被索赔。棉纱报价频繁上涨,下游采购及终端感觉无所适从,抵触情绪较强,客户或出现比较大的流失。

 

最后,目前海运费持续上涨,集装箱一票难求,甩柜现象司空见惯,再加欧美部分港口货物堆积,卸船、靠岸、等待期大幅延长,纺服出口客户棉纱提货期、回款期被动推迟,合同风险随之上升。

 

4、内地库棉花点价回升 新棉预售不畅

江苏、河南等地的涉棉企业表示,7月份新冠疫情零星出现,各地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加上河南郑州、新乡及周边地区遭遇特大暴雨侵袭,新疆棉移库数量明显下滑。目前疆内外仓储库新疆棉报价价差降至100-200元/吨,内地库新疆棉更受棉纺厂、中间商关注,点价成交明显高于疆内监管库。

 

几家纺企反馈,近日某大型棉花企业预售2021/22年度新疆棉,买方参考CF2201合约或CF2205合约采取基差采购或点价模式,但用棉企业普遍比较担心,参与热情不高。一方面8-10月份新疆棉区天气仍充满变数,棉花品质等指标无法预测,一旦棉花企业采用低品质或高升水棉花代替交货,纺企有点“哑巴吃黄连”。 

 

三、行业政策与动态

 

1、《“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8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与科技发展部发布《“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更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识,为行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和引导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中小企业是纺织行业的主体,是稳就业保民生、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创造活力和发展韧性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的部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与科技发展部编制了本《行动方案》。

 

2、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启动,涉及纺织领域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在北京拉开帷幕。目的是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拓展融合创新应用,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本届大赛以“融合创新数字赋能”为主题,由主赛和专业赛组成。其中,主赛聚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需求和关键场景,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能源、建筑等行业,征集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连接,以及研发、设计、生产、运维、营销等环节融通应用,形成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产品、平台化设计等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在消费品工业赛题方面,纺织、服装等行业位列其中,目的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度,精准挖掘用户需求,通过提供个性化设计、柔性生产、产品追溯和远程服务等应用,提升消费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加速释放内需潜力。

图片3.png 

 

3、2021年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申报启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近日启动2021年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的申报工作。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树立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典范,进一步提高纺织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开展了“纺织行业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该项工作列入了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继续在全行业开展科技型企业的认定工作,对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授子“创新示范科技基企业”称号。认定申报凡符合《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企业,直接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申报。申报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20日。

 

4、顺源智纺:100万纱锭纺织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8月17日上午,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100万纱锭纺织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是安庆市和宿松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计划总投资45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9亿元,用地206亩,建设20万纱锭纺纱生产线,建成达产后可年产各类高档纱3万多吨。项目主要采用从德国引进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高智能纺纱、清梳联、粗细络联设备,其数字化、智能化、节能、用工等可达到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的水平。

 

据了解,二期项目计划用地900亩,建设80万纱锭纺纱规模生产线,建成达产后可年产各类高档纱15万吨。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获表决通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①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②处理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应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③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

 

2、钟南山:中国超80%人口接种疫苗后可群体免疫,年底或可实现

钟南山表示,对此前广州疫情的研究表明,国产灭活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总体保护率接近60%,重症保护率为100%。最新的资料显示,接种国产灭活疫苗第二剂后6个月再接种一剂,抗体水平增幅达到10多倍。80%以上的人口接种疫苗之后,中国可以建立有效的群体免疫。

图片4.png 

 

3、2021胡润世界500强发布:腾讯、阿里、台积电三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十

苹果公司以15.8万亿价值蝉联“胡润世界500强”榜首。第二至第四分别是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47家中国上榜企业总价值36万亿,中国排名第一的仍然是腾讯,价值下降3%至4.5万亿,世界排名保持第六;其次是阿里巴巴,价值下降18%至3.8万亿,世界排名下降两位至第九。

 

4、人口计生法完成修改,法律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央视发文称,修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此次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改,让人真切感受到,国家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这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当地时间8月19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在社交网站发表声明,在阿富汗脱离英国统治、独立102周年纪念日之际,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6、中央财经委员会:合理调节过高收入 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强调:要提高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7、国常会:完善并落实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应对方案 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好政策落实,针对经济运行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效应对新挑战,加强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扩容提质。


部分来源:中国棉花网、格隆汇、中国纱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