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资讯交流 | 美棉高位回落,郑棉弱势震荡!纺织业“开门红”行情能落地吗?

  • 分类:快讯
  • 编辑:
  • 来源:中国纱线网
  • 日期:2022-02-17 17:58
从2021年12月底开始,棉花已经连续上涨了一个多月。春节期间外棉大涨,ICE主力合约最高涨幅达4.7%... ...

2021年12月底开始,棉花已经连续上涨了一个多月。春节期间外棉大涨,ICE主力合约最高涨幅达4.7%。受此影响,国内郑棉节后首个交易日跳空高开,主力合约最高再次突破22000元/吨,与节前最后一个交易相比,最高涨幅超3%。美国农业部2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棉出口量预估调减,ICE美棉高位回落,郑棉亦走跌。虎年春节假期之后,郑棉价格在短暂上冲之后一直处于缓慢回落的过程,近期的回落盘整时间较长。目前市场暂时缺乏继续冲高的因素和新的动力,下游纺织市场“开门红”行情能否落地?棉花行情将如何演绎?

 

 

年前,大家对于年后的棉花市场判断是:

 

年后棉花上涨的几率较大。原因是节后市场往往会迎来开门红,另外随着企业补库开启,需求会释放。年后棉花期现价格的确上涨了一小波,中国纱线网也在第一时间分析了春节后行情走势(点击阅读);棉纱市场也出现了小幅报涨行情,但是棉纱报价上涨传递并不顺畅,纺企在开工短期内仍以“一口价”少量拿货为主,大量、集中补库预计出现在2月下旬以后。

 

因此年后第一周,棉花期货市场走出了先扬后抑的趋势,并没有出现去年春节后的野蛮暴涨行情。现在基本上可以推测:年后一段时间国内棉花市场行情将以僵持为主,涨跌均难。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

 

图片14.png 

近期美棉期货市场表现

 

图片15.png 

近期郑棉市场表现

 

美棉出口进度偏慢出口量预估遭调减

 

2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全球棉花产量预估调减81万包,消费量预估调增19万包,最终导致期末库存预估调减70万包。其中,印度棉产量预估调减50万包。美农报告的调整数据整体利多,但是被美棉出口量预估调减的利空压制,美棉价格应声回落。

 

中国进口量预估调减25万包,美棉出口量预估同步调减25万包。截至2月3日当周,中国进口美棉总签约量为86.7万吨,同比下滑18%;总装运量为29.5万吨,同比大幅下滑62%。未装运量为57.2万吨,同比大幅上升102%。

 

印度方面,印度棉花协会(CAI)预计,由于当前棉花价格高企,在即将到来的种植季节,所有10个生产邦的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20%-25%。

 

ICE、美棉/巴西棉等报价触顶回落相反的是,近日印度国内S-6/J34等现货、MCX期货继续上涨,印度棉与主要竞争对手巴西棉、美棉的价差不断收窄,纱厂和贸易商询价、签约2021/22、2022/23年度美棉的热情预计升温。

 

美棉周度检验量持续回落,印度棉花上市高峰已过,美农对产量预估的调整空间大大收窄,国内皮棉成本对棉价支撑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市场焦点转移至消费上。

 

 

市场有望迎来补库行情

 

棉花市场的焦点将转移至消费端,市场逻辑在短期内将面临切换。国内纺织市场看涨预期逐渐浓厚,短期可能迎来补库行情支撑。春节后,棉纱常规品种涨幅多在1000元/吨附近,但成交稀少。

 

坯布较春节前涨幅有限,整体成交气氛偏弱,主要原因是春节前已经存在补库,加之后期订单情况不明朗,市场尚未走出春节氛围。不过,据传闻广州部分大型面料商计划在正月十五后涨价,并且春节前部分服装商反馈外贸订单可维持至3月底,“开门红”行情有可能落地。

 

目前纱厂原料库存偏低,并且国内市场棉花资源多集中在轧花厂手中,贸易商的采购热情有所启动,随着“金三银四”旺季开启,市场对棉花的补库行情有所期待。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4.3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增加2.5天,同比减少16.6天,比近五年(2016-2021年,扣除2020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6.6天。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状况不一,江苏、新疆、广东三省棉花工业库存折天数相对较高(如图1)。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结果统计表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1  2022年2月初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情况

 

采购意向调查显示,2月初,准备采购棉花的企业占56.7%,环比增加6.7个百分点,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持观望态度的占43.3%,环比增加5.5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如图2)。相比去年以及上个月的调查,几乎没有企业表示“不打算采购”。

图片18.png 

2  2022年2月初纺织企业棉花采购意向

 

从时间周期上看,纺织市场2月份就开启下跌趋势的情况也很少。一是产业处于生产旺季,下游需求的好坏有待市场验证;二是四五月份棉花进入新的生产周期,棉花种植面积变化,包括天气炒作预期也将逐渐削弱。三是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和频次,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宗商品走势,3月份仅仅只是加息的开始阶段,对大宗商品影响不会很大;四是外棉产量及走势也要最终等到新季棉花播种生长期才能明朗。

 

整体来看,市场逻辑正从供应端向需求端转移。今年,疫情仍是影响行情启动的一大因素,我国经济基本面有较强支撑,这些都有利于我国较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纺织市场行情会跟随国内疫情控制情况而启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供需矛盾有望缓和。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4%,同比上涨0.9%,回落到1%以内;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显效,PPI持续回落。PPI同比上涨9.1%,涨幅回落,环比下降0.2%。预计2月CPI同比约为1.1%。2022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预计CPI延续温和上涨态势,PPI涨幅可能逐步回落,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


来源:中国纱线网(仅作资讯分享交流,若有侵犯,立即删除)

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EPonP7dEQP4qSc1TKgL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