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经济大环境考验纺织产业,全球纺织品服装消费有继续调减的可能。今年3月份以来全国多点爆发的疫情影响国内纺织市场购销及消费力,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也有所下降。另外高企的棉价,对于全球棉纺织品的需求或也带来一定的抑制作用。 纺织市场节后迎第二波冲击 清明假期至今,全国疫情形势严峻,纺织市场迎来第二波冲击! 纺织人的"黑色”3月 3月6日,受疫情影响,杭州四季青一条街暂停营业,3月23日左右部分恢复营业。 △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封闭街口 3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的服装市场不止杭州的两个,而是遍及浙江湖州、广东东莞、广州、深圳、山东即墨等全国知名的服装市场。 ◎ 中国童装之都——浙江湖州织里:3月8日休市,3月25日解封。
◎ 全国最大服装市场之一——山东即墨服装市场:3月13日休市,3月26日复市。
◎ 全国针织毛衣生产、销售集散地——东莞大朗:2月24日封控,3月29日解封。
◎ 广州主要服装批发城——白马、壹马、红棉、天马、西郊、金象:3月9日封控,3月23日相继恢复。
◎ 外贸、原创服装中高端市场——深圳南油服装市场:3月14日休市,3月24日解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6371亿元,增长12.3%;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2.7%、3.9%和15.1%。可以看出,三大类商品中衣着类商品增长最为乏力。 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补库 或推迟至5中旬前后 据河北、山东、江苏等地棉花棉纺织企业反馈,因新冠疫情蔓延,不仅江浙沪采取了关闭高速公路出口及收费站等相关举措,而且河北、山东、广东等地对高速公路和货车司机的管控也在加强,因此,棉花贸易企业和纺企纷纷加大省内区域销售的力度,并给予买家一定的价格优惠。据悉,在当前环境下跨省运输风险大,货车司机一般不愿意接单承运。
从调查来看,由于3月下旬以来青岛、张家港等保税库疫情防控层层加码,导致大部分仓储库进出货业务大幅减缓甚至暂停。河南某中型纺企判断,由于本轮疫情从上海向全国各地外溢,加上二季度棉纺织服装出口和内需订单疲软,纺企对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补库或推迟至5月中旬前后。 上周,有外地来货车司机检测阳性,佛山西樵工业园某纺织厂、西樵仓库、工厂等受封控影响不能进出货,导致市场气氛更差。由于行情不景气,国内外纱线价差继续扩大,进口全棉赛络纺纱价格相对国内或越南进口超柔OE纱高4000-6000元/吨不等,现阶段布行打版推销以OE纱为主,导致赛络纺纱销售更加受阻。针织纱线市场同理,价格较便宜、成本较低品种清明节后相对好销售,总体行情偏淡。
近期国内纱线市场平静,下游企业无采购欲望。据悉,国内部分纺纱厂已在停产待机状态,工厂调价幅度加大,以吸引客户促销售。 夏季订单也不敢大量备货 从纱线市场来看,整体供大于求,下游需求疲软,价格传导不畅,纺企纱线库存高位运行,布行及织厂随用随采,按单采购补库,终端服装及批发商春季成品服装已成库存,在资金占压情况下,夏季订单也不敢大量备货,假设需求在4月份依旧较弱,订单散而少的话,后续或将从下游倒逼中游及上游的利润,棉纱价格上行驱动不足,易跌难涨。 来源:中国纱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