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价格弱势下跌 上周,国内疫情持续好转,多地有序复工复产,但下游消费仍低迷不改,纺企采购原料保持谨慎,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持续走低,郑棉期货弱势震荡。6月10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21247元/吨,较前周下跌279元/吨,跌幅1.30%;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20380元/吨,较前周上涨60元/吨,涨幅0.30%。
2、国际棉花价格止跌反弹 上周,美棉出口报告显示签约略显活跃,资金继续炒作,加上印度提高下年度籽棉最低收购价,国际棉花价格止跌反弹。6月10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163.49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26953元/吨,较前周上涨1738元/吨,涨幅6.89%。
3、成本拉抬 涤纶短纤期货创上市以来新高 上周国内涤纶短纤现货价格震荡走强。上周短纤期货主力大幅上扬,创上市以来新高。上周涤纶短纤大涨主因是上游原料PTA、乙二醇价格上涨拉动,终端纺织服装需求预期向好。俄乌冲突持续,短期油价仍易涨难跌,涤纶短纤成本端支撑较强。6月10日涤短价格为9200元/吨,较前周上涨850元/吨,涨幅高达10.18%。
4、粘胶短纤价格维持高位 近期,粘胶短纤供应量保持一定紧平衡,但纱厂传导粘胶短纤价格有限,近期国外溶解浆装置变动较大而供应依旧紧张,成本推涨,粘胶短纤工厂报价维持高位,但纺织终端需求持续处于平淡,难有起色,交投始终一般,预测粘胶短纤价格将稳中偏强高位运行。6月10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5500元/吨,较前周上涨300元/吨。
5、国内棉纱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纱价差继续扩大 上周,端午节后纱线销售未见好转,国内棉纱价格延续下跌态势。外纱销售依旧不畅,价格由坚挺转向下跌,计征汇率调整后,进口纱成本增加,当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4190元/吨。国内坯布订单仍较匮乏,棉布价格继续下跌。
6月10日,纯棉32S报价28665元/吨,较前周下跌40元/吨;涤纶32S报价13350元/吨,较前周上涨370元/吨;人棉30S报价18700元/吨,较前周上涨200元/吨。
6、后市展望 全球环境收缩加剧,需求前景减弱,国际棉价弱势格局难改。近期,海外东南亚生产形势仍不乐观,由于棉花原料、运输成本等费用均高企,巴基斯坦等国家纺织企业减产现象突出。当前,全球需求面临大幅收缩风险,而新年度棉花供给增加迹象愈发明显,预计国际棉价弱势格局难改。
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棉花市场方面,随着棉花现货市场价格下跌,2021年度新疆棉销售进度有所加快,加工企业资金紧张略有缓解,但普遍反映成交数量低于预期。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2022年6月3-9日,2021年度棉花现货销售量12.1万吨,环比下降13.8%,累计销售进度完成58.7%,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由于国内纺织市场需求萎缩局面未改,多数企业接单形势严峻,秋季及圣诞节订单不及预期,使得纺织传统淡季更加冷清。棉纺企业继续维持低开工率,减少棉纱库存积累。本年度以来,20000元/吨以上的高棉价已持续长达8个月,价格脱离基本面的态势十年未见。当前下游消费持续低迷,国内棉价进入两万博弈阶段。
二、行业运行情况
1、印度首次进口棉纱 或将发出更大的订单 作为仅次于中国的亚洲纺织大国,印度织厂过去从不需要进口棉纱,到今年印度史无前例地开始进口棉纱,以确保国内供应,原因是进口棉纱较当地纱线便宜近30卢比/每公斤。
当前,近200个集装箱(约4000吨)精梳紧密纺棉纱已经从越南、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地区抵达印度港口。不仅如此,该国的一些织厂和纱厂已经从贸易商那里购买了少量的进口棉纱用于测试,如果觉得合适,可能会对进口棉纱发出更大的订单。
由于需求下降,现在印度纺织厂的开机率只有一半,而随着棉纱的进口,印度当地棉纱销售将面临更多挑战。目前,印度纺织厂的棉花库存消耗很快,未来3-4个月将进一步进口棉纱,这可能使进口棉纱的数量接近1000个集装箱。
2、全球纺织品销售额将超过1.44万亿美元 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2032年全球纺织品销售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77%,销售额将超过1.44万亿美元。
从2015年到2021年,全球纺织品销售额年均增幅高达3%,到2021年末,全球纺织品销售额达9900亿美元。
但疫情的爆发使商品的流动被限制,消费品的采购出现下降,影响了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现阶段,随着世界经济恢复正常,对纺织品的需求预计将在评估期内激增。
此外,电子商务网站的渗透在纺织品领域的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问题的加剧推动天然纤维和绿色织物的发展;全球各国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纺织品的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时尚和服装的纺织品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70%以上,天然纤维的纺织品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45%以上。纺织业预计将在整个北美地区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在整个亚太地区占有近50%的市场份额。美国、加拿大、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是推动纺织品需求的五大国家。
3、5月纺织服装出口回暖 同比增长20.36% 根据海关总署6月9日发布的数据,纺织品服装出口按人民币计:2022年1-5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797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6%,其中纺织品出口4007.2亿元,增长10.01%,服装出口3967.5亿元,增长8.12%。
5月,纺织服装出口1872亿元,增长18.38%,环比增长24.54%,其中纺织品出口898.4亿元,增长13.97%,环比增长15.03%,服装出口973.6亿元,增长22.76%,环比增长34.83%。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美元计:2022年1-5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250.67亿美元,增长11.18%,其中纺织品出口628.51亿美元,增长12.14%,服装出口622.16亿美元,增长10.22%。
5月,纺织服装出口292.27亿美元,增长20.36%,环比增长23.89%,其中纺织品出口140.28亿美元,增长15.76%,环比增长14.43%,服装出口151.99亿美元,增长24.93%,环比增长34.12%。
4、纺纱利润明显回升 纺企暂未集中补库 近一个月郑棉CF2209合约价格持续在20000-20500元/吨区间盘整,国内棉花现货基差报价、一口价也应声下跌,在纺纱利润明显回升的情况下,棉纺企业仍不肯集中大量采购原料,业内分析如下:
一是5-7月份出口、内需订单不足。截止目前2022年国内秋冬季订单和国际圣诞节、复活节订单都明显低于预期,尤其高附加值的高支棉纱接单情况很不理想,纺企担心原料、成品大量累库占压流动资金。
二是出于美国政府针对新疆棉禁令执行力度不断升级的担忧。美国海关证实在6月21日起对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商品实施进口禁令。业内分析,进口商需要提供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证据,导致出口难度加大。
三是目前棉纺企业资金流普遍偏紧,压力较大。一方面2022年以来织布、面料、服装等终端付款期不断拉长,棉纱货款赊欠、账期、承兑支付的现象很普遍;另一方面部分中小棉纺织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而棉花等原料采购大多需要100%现款现付,导致企业只能少量采购。
5、纺企去库存缓慢 触底反弹仍需时间 据山东、河南、湖北等地部分中小纺企反馈,5月下旬以来棉纱产销率偏低,累库现象增多,除OE纱及低支环锭纺纱询价和成交差强人意外,C40S及以上高支普梳/精梳纱需求保持冷清,各轻纺市场贸易商及纱厂信心不足。
湖北某纺企表示,虽然5月中下旬ICE期货和郑棉共振大幅下挫,纺纱成本持续下降,纱布竞争力有所回升,但以下因素仍是纺企去库存路上的“拦路虎”:
一是截止目前,尽管上海及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纺织、印染、服装等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提速,但出口、内销订单的恢复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二是5月份CF2209合约盘面价格从22035元/吨跌至20060元/吨,但棉纱报价、市场价仅下调了300-500元/吨(部分大中型纱厂报价则略有松动),与下游织造、面料企业博弈激烈;三是进入2022年下半年,纺企现金流压力持续上升,棉纱销售不接受赊欠、账期、承兑及国内信用证等,要求现款现货(优惠幅度稍大),终端只能选择随用随买补库。
从调查来看,大部分中小棉纺织企业认为随着国内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家稳经济举措等利好到来,纺服行业至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但触底反弹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6、针织市场压力山大 赛络纺货源紧价格高通过近期对针织市场情况的走访调查了解到,目前布行基本上有纱线库存,量比较大,大多数是去年底备下的高价货,对目前棉纱降价不太感冒,只采购对应订单需求的棉纱。
目前,32支普梳环锭纺国内价格28500元/吨(含税),而10支赛络纺价格约25000元/吨,二者支数相差很大,而价格却相差不大,说明针织纱线库存的压力很大。现在针织新订单为了降成本普遍寻找CVC、TR、TC等混纺替代纯棉,相对而言,国内纱价格较便宜,若无出口订单需求,进口纱几乎无人问津。另外,部分终端企业对国产纱价依然有500元下降空间的预判,对降价中的进口纱也越来越不感冒。
当前,巴纱赛络纺价格上下小幅浮动,总体成交一般,终端主要采用较便宜的OE纱来降低成本,但总体上赛络纺供应有限,工厂发来中国的数量有限,并且分散在个贸易商,没有贸易商手上有大批货量,因此不太会出现大降价促销的现象。
三、行业动态和政策
1、美国对新疆棉花禁令即将正式生效 可直接扣押货物 据外媒消息,美国当局预计在6月21日起生效《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并将依照该法案对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商品实施进口禁令。美国海关会针对从中国进口的棉制产品加强查验,无论是何种贸易条款(LDP/FOB/CIF等),海关均可直接扣押货物。此举将对新疆棉的外销产生极大影响,存在与国际产业链剥离的风险。据企业反馈,美国个别大的服装品牌可能后续不再向中国下订单,欧洲和日本有部分品牌已经停止或减少使用新疆棉。 2、睿宸纺织参加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6月6日,第一师阿拉尔市举行2022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团旗下新疆睿宸纺织有限公司作为重点项目代表参加此次集中开工仪式。睿宸纺织是集团在阿拉尔地区投资打造的“超级工厂”,由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将全线配备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传统棉纺产业技术革新、模式创新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472亩,将新建50万锭棉纺产能,建设厂房、宿舍及相关配套设施25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
3、新野纺织拟投设3家全资子公司 6月2日,新野纺织发布公告称,根据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为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度拓展公司细分产品的市场,从而对公司的整体业务及收入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拟分别以自有资金投资设立3家全资子公司。1,公司名称:南阳市汉凤新型纺纱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10000万元;2,公司名称:南阳市新型面料织造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3,公司名称:南阳市汉凤针织染整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
4、恒天集团与天虹集团线上洽谈交流合作 未来携手深耕海外市场 近日,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金永传线上会见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洪天祝,洽谈交流海外市场合作。恒天集团与天虹集团共同回顾了二十多年的合作历程。洪天祝表示,天虹集团在海外围绕东盟自贸区、北美自贸区、土耳其-欧盟市场布局十六年,在越南、土耳其、墨西哥、尼加拉瓜投建了自有生产基地,400多万锭纺纱厂基本全部使用恒天集团纺机设备,与恒天集团及所属企业中纺对外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当前疫情影响和国际政治变局对国内产业供应链产生巨大冲击,对企业“走出去”是窗口期,希望与恒天集团加强深度合作,把海外项目经营发展得更好,实现民企的家国情怀。
5、建发生活资材与河南新野纺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9日,建发股份全资子公司厦门建发生活资材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纺织原料供应链服务领域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内容包括采购棉花等生产原料、引入厂区外备料仓库资源,提供原料运输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等,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提升在纺织行业的影响力。
6、绍兴纺企在新疆阿瓦提迅速发展壮大 近日,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棉纺制造园区内,新疆舜馨纺织有限公司车间一片繁忙景象,200台喷气织机马力全开,该公司是绍兴援疆指挥部招引的绍兴棉纺企业,目前生产规模达每天7万米全棉府绸,在绍兴柯桥算中等以上水平。今年4月,公司决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开工建设20万平方米新厂房,再上1000台喷气织机。据统计,2020年至今,绍兴援疆指挥部帮助新疆阿瓦提引进28家纺织企业,到位资金31.05亿元,纺纱年产能96万锭,织造年产能7.83亿米;每年为绍兴纺织企业供应棉纱、棉布1.2万吨。 7、鲁泰纺织选举产生第十届董事会 刘子斌当选董事长6月10日,鲁泰纺织发布公告,公司选举刘子斌先生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许植楠先生为副董事长,任期三年。聘任刘子斌先生为公司总裁,张战旗先生为公司副总裁,张克明先生为公司总会计师,任期三年。公开资料显示:刘子斌先生历任淄博鲁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现任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鲁丰织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淄博鑫胜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淄博鲁群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鲁泰纺织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泰纺织(美国)公司总裁、鲁泰(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智诺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鲁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鲁嘉进出口有限公司、海南辉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8、统计局最新公布!5月CPI同比上涨2.1%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2.1%,与上月相同。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价格上涨0.7%。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1.3%,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价格持平。1-5月全国居民消费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