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资讯交流 | 国际棉价大幅下跌 纺企开机负荷环比上升20.7%

  • 分类:快讯
  • 编辑:
  • 来源:网络
  • 日期:2022-09-06 08:54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需求仍未出现明显改善,国内棉价弱势震荡,等待新花上市价格指引,随着周四ICE主力合约跌停,郑棉价格跌幅随之扩大

 一、市场行情 

微信图片_20220906083701.png


1、国内棉花价格弱势整理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需求仍未出现明显改善,国内棉价弱势震荡,等待新花上市价格指引,随着周四ICE主力合约跌停,郑棉价格跌幅随之扩大,周五收盘价高于前周。9月2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988元/吨,较前周上涨255元/吨,涨幅0.16%;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5175元/吨,较前周上涨145元/吨,涨幅0.96%。


2、国际棉花价格连续回落

上周,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衰退担忧令棉花需求前景恶化,美国主产棉区迎来降雨缓解干旱,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股指数重挫,国际棉花价格连续回落。9月2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128.49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21363元/吨,较前周下跌844元/吨,跌幅3.80%。


3、涤纶短纤价格震荡下跌

上周,国内涤纶短纤价格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全球经济衰退忧虑与下短期油价或仍不乐观,上周,下游纯涤纱开机率略有上升,但由于周四晚间原油大跌,涤纶短纤价格随着原料下行。随着行业传统旺季来临,预计9月份涤纶短纤呈震荡偏强走势。9月2日涤短价格为7400元/吨,较前周下降120元/吨。


4、粘胶短纤价格稳中偏弱

上周,下游需求延续低迷,粘胶短纤偏弱运行。成本压力不减,粘胶短纤工厂亦难大的让步,但纺织终端需求持续处于平淡,交投始终一般,下游接单量始终一般,整个粘胶短纤产业链进入僵持状态。9月即将来临,随着接下来的纺织传统需求旺季能拉动一定的需求,预计短期粘胶短纤价格或以稳定为主。9月2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4200元/吨,与前周持平。


5、国内棉纱价格跌幅扩大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产销气氛仍然较淡,下游部分中小企业为了盘活资金,加快“去库存”进度,国内棉纱价格进一步走低。外纱市场需求低迷不改,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纺织企业开机率继续下降,外纱价格再度转跌。当前常规外纱价格高于国产纱4250元/吨。国内棉布订单萎靡,棉布价格延续跌势。9月2日,纯棉32S报价24485元/吨,较前周下降350元/吨;涤纶32S报价11900元/吨,较前周下降100元/吨;人棉30S报价17500元/吨,与前周持平。


6、后市展望

东南亚纺织市场整体延续低迷形势,孟加拉国成衣制造和出口协会主席表示,尽管8月孟加拉国成衣出口还能保持增长,但9月和10月将会出现下降,因几乎所有买家都从本月起开始取消订单。印度棉价居高难下,纺织企业开机率持续下降,当地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消费市场更趋谨慎,随着新棉逐渐上市,供需宽松局面进一步向棉价施压。

市场各方等待新棉上市指引,国内棉价弱势震荡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8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增长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临界点以下;其中纺织行业生产、新订单指数均低于45.0%,显示企业产需回落明显。棉花市场方面,8月底,内地陆续有棉农开始少量采摘早熟品种的棉花,少数棉花经纪人报价在6.0-6.6元/公斤。新疆棉花陆续吐絮,预计9月中下旬将迎来采摘。新年度轧花厂收购谨慎为主,并不急于开秤收购。当前纺织市场运行整体延续弱势平稳,仍以订单生产为主。企业原料库存维持低位,周五棉价大幅下跌后,部分纺织企业积极补库棉花原料。个别地区交投气氛稍有好转,广东地区贸易商反映,内销订单出现一定幅度改善,其他地区表现相对平淡。综上所述,纺织“金九银十”旺季恐难实现,在新棉大量上市前,为规避风险,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预计国内棉价偏弱震荡为主。


 二、行业运行情况 


1、8月全国棉花商业库存同比增加84.42%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统计,8月,全国产棉花商业库存呈现小幅收窄趋势,总量184.60万吨,较7月减少45.15万吨,环比减幅19.65%,较2021同期增加84.50万吨,同比增幅84.42%。库存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轧花厂销售进度缓慢,生产端库存积压;二是棉花价格跌宕起伏,纺企谨慎观望,采购意愿偏低;三是下游需求疲软,纺企订单低迷,原料消耗较少。当前供应端仍较充足,临近新棉上市,下游谨慎操作,预计9月棉花商业库存仍将小幅收窄。

微信图片_20220906084339.png


2、采购热情升温 纺企开机率或将逐步好转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截至8月底,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55.8%,月环比增幅20.7%,同比减幅38.6%。8月,下游订单有所增加,广东、浙江以及江苏等市场开机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部分库存较低的厂商开始少量逐步备货,随着纺织旺季的到来,预计纺企开机率或将逐步好转。


截至8月底,主流地区纺企棉花库存折存天数为23.5天,月环比增幅5.86%,同比减幅54.46%。由于订单有所好转,纺企采购热情升温,整体原料库存较7月小幅增加。但临近新棉开秤,纺企原料节奏仍偏谨慎,随采随用为主,预计9月纺企原料库存趋势平稳。


微信图片_20220906084401.png微信图片_20220906084359.png


3、8月储备棉成交率14% 月度均价15767元/吨

据棉花展望统计,8月,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计划采购中央储备棉13.80万吨,实际成交1.88万吨,成交率14%。平均成交价格15767元/吨,较上月下跌272元/吨,成交最高价为15875元/吨;成交最低价为15658元/吨。7月13日至9月2日,中央储备棉轮入累计成交59480吨,其中新疆库累计成交0吨,内地库累计成交59480吨。


微信图片_20220906084431.png


4、8月棉纱市场低迷 企业对后市信心不足

据棉花展望分析,8月,国内棉纱现货市场走势较弱。月内受内外销订单均较低迷、重要纺织大省普遍高温限电、企业纺纱盈利不佳等影响,纺企维持偏低开机率,以消化库存为主。其中,中低支纱走货较为顺畅,高支精梳销售和盈利状况偏差。月末企业为进一步去库存,在棉价平稳情况下,下调纱线价格促进销售,回笼资金,以求在新年度前减轻高价库存的压力,也从侧面反映出业界对新棉价格的偏低预期与对“金九银十”旺季的期待平平。月内纱棉现货价差从9300元/吨收窄至8800元/吨,企业实时纺纱利润略收窄;内外纱价格倒挂倒挂幅度,较上月继续扩大。


5、通胀“高烧不退” 6-7月全球纺织品服装实际购买力仍处低位

7月,美国服装(含鞋类)零售额258.9亿美元,环比微降0.6%,同比增长2.3%。高通胀下,美国实体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消费者信心处于历史低位,7月美国服装类产品零售额虽仍有增长,但实际消费增长明显减缓。


7月,英国通胀率达10.1%,居历史高位。高通胀推动英国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5%至40.9亿英镑(约47.9亿美元),然而服装类产品销售量则同比减少7.4%。


6-7月,亚洲多个国家通胀压力加剧,服装类产品零售增速放缓。6月,日本CPI同比增长2.4%,纺织服装及服饰销售额为7630亿日元(约55.1亿美元),同比下滑1.1%。7月,我国社会零售总额增速较6月有所放缓,CPI同比上涨2.7%,较6月上升0.2%;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销售额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8%。


微信图片_20220906084501.png微信图片_20220906084458.png


6、市场购销谨慎 订单需求正缓慢恢复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近日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了调研。据反馈,近期棉花价格相对平稳,新疆“双28”机采棉提货价在15600元/吨左右,棉纺企业采购较前期略有增加。受疫情影响,新疆棉花汽运出库量下降,结转库存增加。当前部分地区棉花已开始吐絮,棉花收购企业开始准备收购前工作。新年度棉花即将上市,预计开秤时间在9月中旬左右,虽然纺织企业订单略有好转,但对于后市仍持谨慎观望态度。


据山东企业反馈,随着传统旺季到来,企业差别化纱线订单有所增加,但不及预期和往年,目前订单维持到10月底。企业满负荷开台,产品库存保持前期水平,产品价格维持稳定。市场整体疲软,消费端未有起色,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依旧较大,短期内对市场持谨慎态度。


 三、行业动态和政策 

1、如意集团扭亏为盈 半年净利3880.57万元

8月29日,如意集团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41.66%;归母净利润3880.5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及物流资源紧张的不利影响,全面贯彻2022年方针目标,通过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大品牌服装的销售,公司精纺呢绒面料和服装产品销售价格和毛利率同比大幅提高。同时,通过开展调整产品结构、降本增效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实现了产品结构优化、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大幅提升的经营成果。


2、总投资额313亿美元 越南纺织业对外资的需求很大

据越南计划和投资部外国投资局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5月18日,越南纺织业共有2787个有效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注册资金总额为313亿美元。外资大量涌入,使得越南纺织业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规模迅速增加。2021年越南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403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越南的纱线主要用于出口,而国产布料仅满足近50%的需求,使越南每年进口超过100亿美元的各种布料。布料短缺正是吸引外商投资越南布料和纱线生产的潜在市场。越南海关总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越南纺织原料进口额达143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0.6%,占纺织服装行业原辅料进口总额的60.0%。其中,从中国、韩国、中国台湾、泰国等市场的进口急剧增加。


3、1-6月美国服装进口额为4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40.14%

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美国有将近80%以上的纺织品服装依赖外国进口。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前6个月美国服装进口额为495.8亿美元,同比增长40.14%。1-6月,中国、越南、孟加拉国三国共向美国出口了328.2亿美元服装,占美国进口的66.2%。其中中国出口金额为102.5亿美元,中国仍然是美国的最大服装出口国。


4、7月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35.78美元 同比下降15%

据印度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4-7月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128.92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7月份出口额为35.78亿美元,同比下降15.01%。7月,印度纺织品出口额为16.6亿美元,同比减少24.15%;服装出口额为13.8亿美元,同比减少0.6%。印度纺织工业协会表示,近几个月印度纺织服装业面临许多史无前例的挑战。


5、巴基斯坦40%-45%的棉花作物被淹没

据外电消息,暴雨和洪水严重摧毁巴基斯坦棉花。该国相关报告称,在旁遮普省、信德省和俾路支省的生产区,大约40%-45%的棉花作物被淹没。这可能会导致棉花产量急剧下降,并进一步推高国际市场棉价。早前,巴基斯坦政府估计本年度棉花产量将为1100万包(1包=170公斤)。现阶段,受灾害影响,该国纺织行业或将被迫进口更多棉花。数据显示,巴基斯坦的棉花进口量从2020年的75万包增至2021年的81.9万包。


微信图片_20220906084551.png


6、上半年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十强

据2022年中报披露数据,2022年上半年,沪深两市及港股中186家纺织服装、化纤制造与纺机类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568.29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4190.21亿元相比,增加378.0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51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354.95亿元相比,减少48.56亿元。


微信图片_20220906084610.png


7、上半年至少有2800多家服饰行业的线下门店关闭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至少有2800多家服饰行业的线下门店关闭,涵盖14家企业,包括外资快时尚品牌A&F、GAP、H&M、MONKI,以及国内服饰品牌美特斯邦威和森马。其中,绫致时装旗下男装品牌SELECTED思莱德宣布关店1300多家,森马关闭860家门店,美特斯邦威关闭351家店,H&M计划关闭240家店。


8、总投资30亿元!年产量3.5亿米纺织面料!吴江纺织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工!

8月26日,总投资30亿元的吴江纺织科技产业园项目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开工,这是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2022年第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之一。吴江纺织科技产业园项目由苏州吴江平望纺织商会投资,主要建设绿色、环保纺织产业链及纺织自动化智能制造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用地354亩,新建1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年产量3.5亿米纺织面料。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实现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利税亿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220906084632.png


9、总设计规模33万锭!德州华源智能化高性能纤维高端定制生产线开工投产

8月27日,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高性能纤维高端定制生产线项目在山东德州市天衢工业园正式开工投产,该项目设计有两个三层立体车间,总设计规模33万锭,目前2号车间已投产6.5万锭,预计9月底2号车间将全部开齐,1号车间预计12月底设备全部安装完毕投产。据悉,该项目一期总投资10.24亿元,项目定位于高性能纤维新材料的研发,采用赛络紧密纺技术、包芯纱技术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建设智能化纺纱车间;购置德国特吕茨勒、日本村田等全球最先进的纺织设备1000余台套。产品主要供应国内以及国际中高端品牌,目标市场为中高端服装面料商以及中高端服装品牌。项目投产后,年产各类功能性纱线45000吨。


10、总投21.87亿元!江西年产一亿米纺织面料项目开工

8月28日,江西恒洲纺织有限公司在江西德安县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1.87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年产一亿米纺织面料,年总产值可达5亿元,年纳税总额1000万元,可安排就业800人左右。这将为德安县纺织产业集聚化发展增添重要法码,进而推动德安传统产业聚企成链、脱胎换骨,实现产业发展“高大上、链群配”。


来源:网络(仅作交流分享,若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