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上周,部分地区絮棉零星开秤收购,个别企业出现提价收购迹象,资本市场多头情绪升温,郑棉逆势上涨后,周五在外盘压力下再度回落,市场整体情绪仍较谨慎,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延续跌势。9月16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728元/吨,较前周下降41元/吨,跌幅0.26%;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4755元/吨,较前周上涨290元/吨,涨幅2%。 上周,美国公布的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3%,创下今年3月以来最高增速,美联储9月激进加息预期急剧升温,美股指数集体暴跌,国际棉价随之回落。9月16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123.86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20601元/吨,较前周下跌11元/吨,跌幅0.05%。 上周,涤纶短纤工厂整体负荷有所下降,供应减少,下游纱厂、织造厂从淡季转入旺季,需求有所好转,涤纶短纤现、期货价格小涨。9月16日涤短价格为7750元/吨,较前周上涨150元/吨。 上周,下游需求延续低迷,粘胶短纤偏弱运行,市场价格下跌。目前下游人棉纱厂开工率较低迷,对于原料补库积极性不高。9月16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3800元/吨,较前周下降100元/吨。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销售情况延续小幅升温态势,棉纱主要成交品种集中在32至40支,个别品种棉纱价格略有上涨。随着内外纱价差再度扩大,广东部分牛仔企业转向使用国产粗支纱,贸易商也反映进口纱出货冷清,价格小幅下跌。当前常规外纱价格高于国产纱4347元/吨,价差略有缩窄。国内棉布市场粗厚类品种需求略有好转,询价略有增加,棉布价格持平。9月16日,纯棉32S报价24555元/吨,较前周上调70元/吨;涤纶32S报价12050元/吨,较前周上调50元/吨;人棉30S报价17450元/吨,较前周下降50元/吨。 当前,国内棉花供求关系极度宽松,提价收购苗头又现,警惕棉价重蹈覆辙。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其中,纺织业下降5.1%。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制造业市场主体当前困难大,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四个月,加力助企纾困。棉花市场方面,近日,新棉收购市场仍以内地开秤为主,南疆手摘棉也将于下周拉开采摘帷幕。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9月15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1.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从下游来看,河北、山东等地纺织企业节后补库热情有所回升。安徽等地纺织企业运行有所分化,部分大型企业将开机率从50%提高至80%左右,部分小型企业继续延长假期。 整体来看,国内纺织市场需求延续小幅好转态势,但与往年传统旺季相比,仍然难言乐观。当前,在棉花供求关系极度宽松的情况下,新疆部分地区手摘棉提价收购苗头又现,资本炒作蠢蠢欲动,基于上年度的经验教训,希望理性参与市场收购,警惕棉价走势重蹈覆辙。 行业运行情况 1、9月初全国棉花工业库存使用天数约30.4天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0.4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增加0.5天,同比减少7.5天,比近五年(即2016-2021年,除2020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4.2天。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61.6万吨,环比增加1.7%,同比减少30.2%,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20.0%。此外,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状况不一,新疆、河北、湖北三省棉花工业库存折天数相对较高。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开机率为74.1%,环比增加5.6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7.5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9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纱产销率为92.6%,环比提高2.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1个百分点;库存为38.2天销售量,环比增加0.6天,同比增加23.3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20.1天。布产销率为91%,环比提高5.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1.2个百分点;库存为59天销售量,环比增加1.4天,同比增加17.3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17.1天。 2021/22棉花市场年度结束,国内3128B级棉花均价为每吨20961元,Cotlook A指数均价为每磅134美分,均处于估计区间。至8月末,新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大部棉花处于裂铃吐絮期,全国棉区综合气候适宜棉花生长。本月预测,2022/23年度棉花产量、进出口、消费、库存均维持上月预测不变,预计新年度国内棉价将在16000-18000元/吨区间运行。国际方面,全球经济衰退压力拖累纺织品服装消费前景,预计新年度国际棉花价格仍在每磅90-120美分的预测区间震荡。 据棉花展望消息,2022年8月,越南商品出口总额为349.18亿美元。其中,纺织服装出口额达40.02亿美元,环比增长8.67%,同比增长50.76%;出口纱线12.46万吨,环比增长13.13%,同比下降20.29%。进口方面,进口纱线8.95万吨,环比下降1.90%,同比增长26.66%;进口织物12.04亿美元,环比增长5.04%,同比增长19.74%。 1-8月,越南出口纺织服装达2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28.85%;出口纱线108.94万吨,同比下降14.83%;进口纱线73.28万吨,同比增长0.95%;进口织物10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0%。 据美国商务部9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服装服饰商店零售额259亿美元,比上月微增0.4%,比去年同期增长3.5%。1-8月累计零售额206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据美国劳工部9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增速放缓至8.3%,核心CPI同比加快上行至6.3%。其中,8月服装CPI同比增长5%,较上月5.1%的涨幅继续放缓。 出口方面,2022年7月,美国棉花出口30.63万吨,同比增长6.6万吨,增幅27.3%。2021年9月-2022年7月,美国棉花出口309.1万吨,累计同比减少21.5万吨,累计同比减幅6.5%;出口主要目的地为:中国(33.7%),越南(12.8%),土耳其(12%),巴基斯坦(11%),墨西哥(5.9%),印度(4.7%),孟加拉国(4.2%),印度尼西亚(2.8%)。 日前,国际纺联(ITMF)第十五次关于新冠疫情对全球纺织价值链影响的调查出炉。调查显示,2022年7月,全球企业经营情况陷入负增长区间,亚洲面临的商业形势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加艰难。据悉,亚洲所有地区的订单量都在下降,北美、南美和非洲的订单量则保持稳定。但订单积压的数据在过去几个月则略有减少。2022年3月以来,订单积压从最多的3.1个月降至7月的2.9个月。预计到2023年3月,该指数将继续下降。 该调查表示,虽然原材料、能源和物流的高成本仍然被视为供应端的主要问题,但与2022年5月相比,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一些缓解。现在看来,通胀飙升导致需求走弱的情况是未来更需企业担忧的事情。 来源:中国纺织网(仅作交流分享,若有侵权,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