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资讯交流 | 宏观经济叠加基本面转弱,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 分类:快讯
  • 编辑:
  • 来源:中国纱线网
  • 日期:2022-09-21 09:28
秋节过后,国际市场压力继续增大,在美元持续创新高、美国通胀超预期、棉花供应增加和需求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今年的情况似乎更清晰一些,宏观经济叠加基本面转弱,市场下跌在所难免。

中秋节过后,国际市场压力继续增大,在美元持续创新高、美国通胀超预期、棉花供应增加和需求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ICE棉花期货主力12月合约跌破100美分,进一步打开下探空间,技术图形走势进一步转差。从往年情况看,随着新棉上市的临近,以往此时也往往是市场探底的阶段,今年的情况似乎更清晰一些,宏观经济叠加基本面转弱,市场下跌在所难免。


其实本次下跌的最大诱因还是美国通胀及其引发的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本周二和周三(9月20-21日),美联储将召开月度议息会议。由于8月份美国CPI意外上涨,而且鲍威尔已多次重申严控通胀的操作将坚持到底,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本次美联储基准利率将再度上调75个基点,从而导致美元连续创新高,影响主要经济体消费者的购买力,引发了以美元计价商品的大规模抛售。受其影响,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周下跌4%,逼近三个月的今年低点。


微信图片_20220921091902.jpg


在宏观经济持续收缩的大背景下,棉花终端消费的形势又如何呢?近期,有关美国终端零售库存充裕、需求下降的报道仍然不少,这和前期全球工厂开机下降的消息非常吻合,也预示着下游远期订单看减。国外分析机构认为,对纺织产业链来说,今年的“冬天”其实早已到来,后期随着库存的消耗,生产有逐渐恢复的趋势,但是供应链整体补库或许要等到明年上半年。在纺织业库存压力解决之前,棉花价格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上周,美国农业部终于补发了延迟数周的美棉出口数据。从总量来看,区区80万包的四周累计销售并不令人惊喜,但也同样没让人灰心丧气。市场认为,至少从美棉出口来看,消费下降的过度担忧并无必要。事实上,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截至目前美国2022/23年度的承诺销售量已达830万包,已装运145万包,高于去年同期的665万包和125万包。而美国农业部9月份报告预计本年度美棉出口为1260万包,意味着年度剩余时间美棉周平均装运量只需达到24万包就可以了,在2021/22年度大部分时间里,美棉周装运量都不低于二三十万包。因此,在今年美棉大幅减产的情况下,实现1260万包的出口目标估计比较轻松。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基本面对棉价仍有较强的支撑。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周美国产棉区的干热天气对新棉成熟和收获有利,但近期美国产棉区的持续降雨导致不少地区出现烂铃和僵瓣棉的情况,新棉产量上升空间恐比较有限,美棉供应对市场的支撑会持续存在。但如果需求继续受挫,那么供应不足难以推动价格大幅上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在ICE期货本年度的On-Call合同只有912万包(其中12月合约537万包),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64万包,但今年美棉产量同比减少400万包,因此合约到期时点价盘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2022年9月份以来,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欧央行再度加息抑制创纪录的高通胀,美国核心通胀增速再次上行,提升美联储9月大幅加息概率,进一步推高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引发的美股和商品市场抛售波及棉花市场。当前欧美深陷高通胀恶性循环,为应对通胀,美欧大幅加息进一步推高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俄乌冲突、贸易摩擦及供应链不稳等因素叠加,严重削弱全球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李克强:中国经济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 总体呈恢复态势 

据新华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9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应约同越南总理范明政通电话。李克强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各种不确定性和复杂因素交织。受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正顶住下行压力,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总体呈恢复态势。中方乐见越南经济稳健增长,这也有利于东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愿同越方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拓展经贸合作,确保边境口岸通关畅通,扩大进口适销对路的越南优质农产品,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欢迎越南留学生“愿返尽返”,增加两国直航航班。

微信图片_20220921091952.jpg


 全球纺织品服装购买力下降 


美国服装库存继续堆积。美国服装库存高企,目前库存积累愈演愈烈。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7月,美国服装及服饰店销售额环比下降0.57%,同比增幅由上月的1.75%降至0.24%;美国服装及服装面料批发商库存额达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72.16%,环比增长5.21%,再次刷新历史新高,库存消费比已连续13个月上升。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胀,美国服装消费仍预期下降,库存短期难以消化。


微信图片_20220921092016.png


孟加拉国服装业正面临全球需求放缓和能源危机的双重打击。孟加拉国服装供应商表示,欧美市场的零售商推迟订单和发货,7月份的新订单同比下降了20%。孟加拉国成衣制造和出口协会主席表示,几乎所有买家都从9月起开始取消订单。在需求放缓的同时,能源危机和成本上升也在削弱孟加拉国服装业的交付能力。


越南纺织服装行业3季度订单开始下降。尽管8月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实现环比8.67%,同比50.76%的高增速,但不少企业反映,受美欧通胀和大量库存影响,第3季度新订单已开始下降。


 国内纺织服装消费继续小幅改善 


8月我国纺织服装内销有所恢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8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963亿元,同比增加5.1%,较上月0.8%增速好转。1-8月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4.4%,降速较上月放缓1.2个百分点,其中网上“穿”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


8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势回落。受美欧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下降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止了前期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海关数据,8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309.76亿美元,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7.58%放缓至2.88%,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6.2%转为-0.23%,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速放缓至5.10%,上月增速为18.55%。


国内纱、布产销形势略显回升,仍差于往年水平。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中国棉花工业库存报告》调查显示,截至9月初,纱、布的产销率分别为92.6%、91%,环比分别提高2.8个百分点、5.5个百分点,同比分别提高1.8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由于企业开机率下降,造成纱、布产销率同比上升现象,整体产销形势仍低于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


 欧盟“跟风”美国 或影响新疆棉产品出口 


9月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布一项立法提案。该提案规定,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提供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提案中规定,被发现是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既不能在欧盟销售,也不能从欧盟向其它国家出口,对于已经在欧盟市场上的产品,将必须撤回。此项提案需要经过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的讨论和同意,才能通过,将在通过后24个月内生效。一些棉纺织、服装企业及外贸公司表示,欧盟“跟风”美国,禁止新疆棉花产品进口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国内企业需要早做准备、找到突破口。


2022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累计纺织品服装出口2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但7月份我国服装对欧盟和日本出口首现下降,降幅分别为2.1%和5.8%。


“加息风暴”或将再度影响全球市场 

全球资本市场正在进入“超级央行周”,一场“加息风暴”或将再度影响全球市场走向,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迅速上升。


其中,最重磅的时间点集中在本周四,除了日本央行之外,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加息75个基点,不过,在上周公布超出预期的CPI数据后,一些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将大幅加息100个基点。


另外,周四的亚洲时段,菲律宾央行、印尼央行将相继公布利率政策。随后市场焦点转向欧洲,预计瑞士央行、挪威央行和英国央行将加息50个基点或更多。其中,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加息75个基点至2.5%的可能性为79%,届时将成为英国央行自1989年以来的最大加息幅度。


迄今为止,今年已有90个国家央行先后开启了加息政策,其中一半至少一次性加息75基点,由此引发的是,十五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加息潮。


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全球主要央行在本季度还将启动1980年以来最大加息,而且并不会止步于此。


这一场罕见的全球加息潮,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贝莱德集团警告称,如果美联储致力于将通胀水平控制在2%的目标,那么美国经济将直面深度衰退,将有300万人失业。而在能源危机之下,欧洲央行需要采取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才能达成目的。


 全力以赴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19项接续措施 

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但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正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和19项接续措施。


她说,在有效投资方面,充分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加快推动第一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着力用好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督促地方抓住施工窗口期,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促进消费方面,加快研究推动出台政策举措,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消费加快复苏。在助企纾困方面,围绕缓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等重点,加快推动出台一批政策举措,着力降低市场主体负担。


“争分夺秒抓好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推动有关举措早出快出、应出尽出,尽快落地见效。”孟玮说。


 多措并举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反复、乌克兰危机爆发、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克服多重困难,实现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速高于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外资来源地更趋多元平衡。


孟玮表示,将抓紧出台具体举措,以制造业为重点,着力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一是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商务人员往来;加强与外贸外资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主动对接,保障运输通畅。


二是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抓紧推动出台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持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引导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国内梯度转移。


来源:中国纱线网(仅作交流分享,若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