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资讯交流 | 节后郑棉各合约振荡反弹,开秤收购的棉花加工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 分类:快讯
  • 编辑:
  • 来源:网络
  • 日期:2022-10-13 17:38
10月12日,美国农业部供需预测调增美国和全球期末库存,并调减美棉出口和全球消费,给基本面带来利空影响,ICE棉花期货收盘几乎跌停。

10月12日,美国农业部供需预测调增美国和全球期末库存,并调减美棉出口和全球消费,给基本面带来利空影响,ICE棉花期货收盘几乎跌停。ICE棉花期货12月合约84.92美分,跌394点;目前棉花基本面和技术面看空,如果宏观和消费预期没有好转迹象,市场将继续下探筑底,关注今明两天美国通胀数据的发布,其对美联储11月加息决定起着关键作用,也决定着棉价下一步的走势。


 新疆籽棉收购价差异大 

棉企采取“预售制”


据部分疆内棉花加工企业反馈,节后郑棉各合约振荡反弹,开秤收购的棉花加工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籽棉采收进度偏慢,收购价继续小幅上涨。

微信图片_20221013173305.png

10月11-12日,北疆机采棉收购价5.5-5.6元/公斤(40%衣分、“双12”标准),奎屯、昌吉等地部分加工企业挂牌价涨至5.8-5.9元/公斤,42%及以上衣分籽棉收购价突破6.0元/公斤(企业最高限价6.1-6.2元/公斤)。截至目前,南疆三大棉区机采棉上市量比较低,企业大多处于试收试轧状态,机采棉收购价在5.2-5.5元/公斤(40%衣分,12%以内水分)。


从调查来看,由于各地州疫情程度不同、防控政策有所差异,区域流动受限不一致,加上棉花经纪人大量加入,造成籽棉收购价差异比较大。10月上旬,大型棉花企业开启2022/23年度新疆棉基差竞价销售模式,交货期集中在11月份、12月份。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仍采取一口价“预售”,3128/3129级机采棉报价仍在14200-14500元/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交货)。因疫情防控趋严、籽棉采收及交售期延长、棉籽销售价下滑等因素制约,预售企业大多量入为出,透支收购量的较少。


 新疆疫情反弹 

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10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相关领导表示,新疆坚持把防外溢工作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严格做好离疆人员风险评估和审核工作,严管离疆交通场站,加强对货运司乘人员的全程闭环管理,守好进出疆大通道,切实防控疫情外溢风险。南北疆多个地区处于静默状态,目前疆内跨区域流动也受到一定限制。


 疫情对棉纺产业影响分析 



对下游纺织企业的影响:


新疆疫情导致的封控措施升级,直接导致新疆地区部分纺织企业减产停产,开工率下滑;对于内地纺织企业,今年纺织企业持续维持原料低库存策略,纺企棉花库存较低,目前主要采购的是内地库陈棉,内地库货源紧张、陈棉价格高企,而新疆疫情封控令疆棉外运受阻,目前疫情管控措施何时得以放松还不确定,若维持较严管控时间较长,则内地纺织企业可能因原料缺乏而不得不减停产。


对新疆新棉收购的影响:

目前新疆奎屯、石河子及南疆阿克苏等疆内多个地区仍处于封控状态,影响着新棉的采摘、交售、加工,新棉整体购销进度缓慢,集中上市的时间推迟。按往年情况,一般10-11月份是新疆棉花大量采收交售的时期,目前已至10月中旬,而新疆开秤收购的轧花厂仍较少。棉农现在还有较强的惜售心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可能陷入被动,因后期雨雪天气的到来可能导致棉农手中的籽棉发霉,籽棉质量受损的风险增加,再加上年底对现金流的需求,届时棉农交售的意愿或将增强,新疆疫情封控可能导致后面籽棉短期集中交售,进而给后期籽棉价格带来下行的风险。



对市场的影响:

①导致现货市场陈新棉价格倒挂的状态持续、加大内地与新疆的棉花价差。21/22年度新疆库机采棉双28一口价报15200元/吨左右,基差约1500元/吨,内地库新疆机采棉双28则打16000元/吨以上,基差2000元/吨以上。目前新棉未大量上市,陈棉集中于少数大型企业手中,高成本令其在新棉大量上市前挺价销售,疆棉外运受阻将令内地货源紧张的状况加剧,进而将加大内地与新疆棉花的价差。


②维持郑棉期价震荡寻底的预期不变。新疆疫情令新棉还未进入到购销大量进行的状态,主收购价还未形成。疫情可能导致后期棉农集中交售,进而给籽棉价格带来下行的风险。轧花厂在经历了上年度市场的冲击后,收购心态将极为谨慎,将快购快销、积极套保,而下游纺织企业后续新增订单不足,对原料采购仍将谨慎、大量备货的意愿可能还是不强,新棉集中收获上市带来的季节性供应压力较大,叠加外部宏观经济前景堪忧,维持对郑棉期价震荡寻底的预期不变。


来源:网络(仅作交流分享,若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