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整个纺织大环境平淡无奇的11月,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还是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尤其是锦纶和氨纶,上涨速度已经让不少布老板“头疼不已”!近日,帝斯曼、东丽和艾曼斯(EMS)、旭化成、万华、巴斯夫等巨头又来提涨市场了! 东丽 涨价函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近来尼龙原料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且目前涨幅已经超出预期水平,成本变动已超出可控范围,现将调整如下产品相关价格: PA66价格上调3000元/吨(含增值税)。 此次调价将于自2020年12月1日起生效。 艾曼斯 涨价函具体内容: 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现将调整如下产品相关价格: PA66非增强级产品每吨上涨5000元/吨; PA66增强级产品每吨上涨3500元/吨; 此次调价将于2020年12月1日或合同允许时生效。 注明:报价不包括增值税、关税及其他报关杂费。 除了锦纶原料PA66生产厂家发出涨价通知,最近氨纶巨头万华化学也宣布装置停车! ![]() 据公告显示,宁波工厂停产的装置年产80万吨,将于2020年12月25日开始停产检修,预计检修时间为25天。 据悉,万华化学11月纯MDI挂牌散/桶装挂牌28000元/吨,环比上调8200元/吨。 从价格对比表中可以看出,相较于涤纶长丝价格表现不佳,锦纶和氨纶在这两个月均有一定的涨幅。且从原料厂家了解到,除了上半年因为需求导致其价格上涨之外,下半年这两匹“黑马”价格逆势上涨主要是成本端的带动。 因此,近期几家化工巨头发布涨价、装置停车等消息,或将助力其价格再次上涨。 回首2019年,也是被纺织市场判定为近几年行情较差的一年。去年此时,已有织造厂家发出明确的放假通知,将于12月1日开始放假,3月1日开工,历时3个月的长假。而后许多厂家开始陆续放假,将整个春节假期提前。可见去年此时行情的惨淡。 (2019年某工厂春节放假通知单) 再来看如今,市场上并未有厂家发出放假的通知,大家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然而,近期织造厂家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行情淡如水,坯布走货缓慢……11月下旬开始织造市场淡季态势开始显露,10月受到电商季和圣诞季的提振,无论是市场货还是订单货都表现较好,秋冬服装面料走货较为顺畅,从而带动了坯布走货,居高不下的坯布库存也稍有回落。但是好景不长,这波行情“来去匆匆”,前后大概只持续了一个多月。11月下旬,坯布厂家库存再次回升,厂家产销难以做平。 随着行情逐渐下滑,坯布库存呈现向上趋势,库存天数或又将回到高位。织造厂家为了应对这个难题,近期听闻一些厂家已经出现了减产、降开工的操作。
拥有100台织机的章经理透露:“目前手上订单仅能做到12月初,厂里开机率也从60%下降到30%,但后面如果没有订单,还会再降开工。与其堆积太多库存,投入太多资金,把自己套死,不如减产。” 目前整个纺织行业利空对产业链形成了从下向上的传导,织造端虽然生产积极性尚佳,但是终端服装版块需求处于低位,从而导致了市场心态再度疲软,因此后期这些矛盾还是会集中体现。目前距离春节放假或还有一段时间,若市场去库存一直不顺畅,市场产能过剩压力不减,后期或将迎来织造厂家大面积降开工的现象。 相关阅读: 氨纶可以说是原料界的“霸道总裁”,要么不涨,要么就500、1000的涨,甚至出现一个月内氨纶上涨3千元/吨的情况。据了解,自八月以来氨纶价格上涨已接近1万元/吨。 根据价格监测显示,11月份国内氨纶市场行情依旧维持上行态势,截止11月27日40D出厂均价在41100元/吨,较月初上涨10.48%,同比涨幅30.48%。 随着消费观念转变及消费需求升级,氨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添加比例提升,表观需求稳定增长。并且由于氨纶产品其特有的弹性以及不断丰富的差异化功能性,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优质的替代品。 随着新冠疫苗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海外经济复苏趋势显著;同时近期适逢西方感恩节、圣诞节等消费旺季,氨纶出口有明显增长。“银十”国内纺织产业链也迎来一波复苏行情,国内“双十一”效应叠加国外需求释放带动氨纶产业库存补充与库存转移,库存天数低至14天,库存水平为近4年低点。 目前氨纶行业开工9成附近,厂家供货紧张尚未缓解,部分货源供应依旧偏紧。 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企业位置基本定位,头部企业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市场话语权加重,通过上市公司财报分析来看,近5年来营业利润呈逐渐上升趋势,自2015年295.69亿元增长至2019年2132.12亿元,截止2020年9月底,营业利润为1460.44亿元,经营利润呈现上升主趋势。虽然氨纶市场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但是龙头企业生产具有一定优势,且逐渐向西部迁移,各项政策扶持等对氨纶行业发展带来一定推动力。 从产能统计表来看,国内氨纶龙头企业位置基本定型,且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TOP5企业市场占有率约占76%左右,未来新增产能依旧以龙头企业为主,产能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密切关注新增产能释放进度。 从供给端来看,2019年国内氨纶总有效产能达到85万吨,同比增速7%,名义产能90万吨,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氨纶产能扩张告一段落,不少落后小产能已经关停或处于关停边缘,CR5从2014年的45%上涨到目前的67%,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来源:涤纶长丝、布工厂、绸都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系转载,仅为交流学习,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文章均注明出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