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讯 >

一纺企老板光明正大逃废债!负债十几亿依然坐豪车、住星级酒店​?

  • 分类:快讯
  • 编辑:21世纪经济报道、化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化纤头条
  • 日期:2020-12-08 14:25
浙江一家企业老板负债十几亿元,并有36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现在依然住五星级酒店,出入有司机接送,有债权人质疑该老板在公开逃废债。


浙江一家企业老板负债十几亿元,并有36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现在依然住五星级酒店,出入有司机接送,有债权人质疑该老板在公开逃废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该企业老板为沈定康。原中国康鑫集团董事长、宁波康鑫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定康。


从化纤龙头企业创始人到身负十几亿债务、被限制高消费,沈定康的经历让人唏嘘;但康鑫化纤留下的债务泥潭以及逃废债疑云,依旧笼罩在当地金融机构的头顶。



故事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


作为浙江经济最强的县级市之一,慈溪位于东海之滨,居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的中心,坐拥临海的杭州湾新区,有不可忽视的区位优势。当地产业结构支柱中既有出口导向的小家电产业,也有成熟的纺织产业链。


而在2015年之前,康鑫化纤是慈溪当地化纤产业中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且曾是慈溪前十强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沈定康本人也是个明星企业家,公开资料显示,他曾经是宁波市青年商会执行会长、慈溪市人大代表,且获得过多项荣誉:“市创业能手”、“市五四奖章”、“市青年企业家”、“市优秀企业家”、“市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厂长(经理)”、“市十佳孝星”、“市慈善明星”。


沈定康在1982年念完高中后,迫于经济压力去宁波市北仑区梅山树脂厂打工,4年后开始创业,先后涉足过玻璃钢、空调设备、自行车零部件、摩托车配套,最终选定化纤作为主营业务,在慈溪杭州湾新区征地680亩,前期单次投资7亿元创立了“浙江康鑫化纤有限公司”。




2008年康鑫集团公司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一跃成为慈溪市、杭州湾新区“纳税大户”和“慈溪市十强企业”、“宁波市二十强企业”。


2005年开始,沈定康又涉足房地产,组建慈溪金桥置业有限公司和梵石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当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由于康鑫的过度展业和扩张,其银行业贷款也不断攀升。从2007年到2017年,康鑫贷款总额由不足7亿到达过巅峰时期的1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获取的2016年9月康鑫化纤的人行征信报告显示,公司在11家银行融资余额合计15亿元,金融机构不良及违约9.15亿元,关注类贷款4.07亿元。


两套报表显示出公司财务的猫腻。


记者获取的康鑫化纤2010年-2014年企业税报和对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利润差额和资产负债率的差额:


2010年税报中净利润6484万元、资产负债率84.1%,但提供给银行的报表显示净利润8349万元,有1865万元的差额,资产负债率仅为64.8%。


2011年税报中净利润5964万元、资产负债率87.4%,而提供给银行的报表显示净利润1.18亿元,差额为5873万元,资产负债率仅为69.0%。


2012年税报中净利润8175万元、资产负债率达到了92.7%,而提供给银行的报表显示净利润5340万元,资产负债率仅为68.5%;2013年的企业税报亏损1.2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了98.3%,而向银行提供的报表显示当年净利润1.0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4%。


2014年企业税报亏损7563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1.65%,已经超过100%,但向银行提供的年报为亏损1.39亿元、资产负债率虽然比往年高,但也仅为85.5%。


此外,就在危机爆发前的2013年和2014年两年时间,康鑫化纤累计增加银行贷款4.17亿元。


微信图片_20201208142143.jpg


上述AMC人士指出,该公司税报和提供给银行的报表之间净利润和资产负债率数据完全对不上,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通过伪造报表,骗取银行信用;二是通过虚构提高成本,降低公司利润,少缴纳所得税。


就在康鑫化纤风险暴露之前的2015年8月14日,一家名为“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企业在江苏宿迁市注册落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聚酯及化纤产品的研发、生产、购销,与康鑫化纤较为一致,注册资本最初为3亿元,现已变更为1.83亿元。成立之初企业法人代表是沈定康时年21岁的女儿沈晶晶,但据慈溪当地人所述,其女当时正在国外读书,实际管理者还是沈定康本人。


2017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标的物“慈溪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476号、滨海三路南侧、兴慈四路西侧等工业房产及机器设备”进行公开法拍,而这个位置正是康鑫化纤的厂房。


一位熟悉当时拍卖情况的人士表示,其实当地有不少企业对这块位居杭州湾新区的数百亩土地感兴趣,但由于是土地和工厂设备一起拍卖,其他有兴趣的公司也望而却步:“设备的采购情况和折旧情况只有原先的工厂老板知道,将化纤设备和土地一起打包出售,很多有兴趣的公司心里也没底,就放弃了。”


最终一家在康鑫化纤危机爆发后的2016年12月注册成立、名为宁波泉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以5.16亿元的价格顺利接手了康鑫化纤的土地及工厂设备,并在2018年1月更名为宁波泉迪化纤有限公司,自此由一家贸易代理企业变身为化纤织造加工企业。


但不少债权人依旧认为这家公司的实际管理者还是沈定康本人,前台站着的,不过是代持者们而已。


一位康鑫化纤的金融机构债权人对记者表示,据他的观察,沈定康本人还在泉迪化纤上班,常年往返泉迪化纤和杭州湾大酒店。这位债权人曾经去往泉迪化纤协商康鑫化纤贷款后续问题,当时沈定康就坐在董事长办公室中。


但沈定康每次给债权人的回复均为:当前泉迪化纤与他个人并无股权关联,更不可能承担康鑫化纤的遗留债务。


而上述国有大行人士对记者称:“即便知道沈老板在掌管泉迪化纤,金融机构也毫无办法拿回曾经的贷款。更何况已经时隔四五年,很多银行将贷款有抵押物的就处置,实在没有抵押物的担保贷款也核销了,当地银行管理人员都已经轮换过一批了,这笔坏账更是杳无音信,渐渐被淡忘。”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11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的泉迪化纤厂房,“泉迪化纤”四个大字矗立在原先“康鑫集团”的位置上,工厂面积很大,相当于数个足球场,前后两个门之间需要开车经过几栋长型厂房。


微信图片_20201208142147.jpg

(泉迪化纤厂房门口,记者周炎炎拍摄)


记者辗转联系到当前泉迪化纤的企业法人代表、最大股东冯浙定,但冯听说记者是询问泉迪化纤的实际控制人是否沈定康的问题后先是挂掉了电话,之后记者再次拨打,冯浙定沉默半晌,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表示:“这个你不要问了,我没有义务跟你说这个话,我没回答过这样的咨询。”


一位从事金融案件审判多年的上海法官表示,类似康鑫化纤的逃废债情况在前几年比较常见,由于手段隐蔽、提前布局转移资产,甚至通过拍卖这种公开交易的方式重新获取自己的土地和机器设备,导致债权人难以获取强有力的证据,处于双方较量的不利地位。在本案中,债权人在诉讼过程中也难以占据上风,除非有关部门介入,通过账户倒查的方式让康鑫化纤实控人参与自己厂房拍卖的事实暴露,而参与拍卖则意味着当时在隐匿资产,应当被强制执行。


接近泉迪化纤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泉迪化纤今年的生产才进入正轨,前几年均是亏损,在今年这个疫情蔓延全球的年份,反而出现了一丝转机。


目前有些当地银行以史为鉴,自称“不敢再贷款给背后有沈定康身影的泉迪化纤”,但也有中小银行依旧与泉迪化纤保持合作关系,对记者表示“泉迪化纤目前股东背景正常,且有上市背景股东介入(双鹿股份曾经上市),无不良负面。”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化纤头条。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如不愿转载,切勿举报,请留言通知我们予以删除,谢谢!